作者:刘兆杰(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近年来,文化类节目在创作上实现了突破,题材不断翻新,佳作频现。在众多作品中,《声临其境》以“声音”入题,用综艺的形式聚焦配音、台词这个相对陌生的专业领域,激发了大众对配音艺术乃至表演行业的浓厚兴趣,获得了多方点赞。如今,这档节目已经迈进第三个年头。面对媒介环境不断变化、文化娱乐方式日益多元的情况,《声临其境》第三季的编导敏锐感知市场需求和观众审美的变化,在坚持深耕配音艺术垂直领域的基础上,注重演员专业度与配音趣味性的深层结合,实现了艺术审美、互联网表达和观赏价值的和谐统一,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时期发挥了文化类节目的精神引导作用。
评判一部影视作品的艺术质量如何,演员的表演是重要因素。而在考量表演水平优劣的过程中,我们往往更关注表情、动作等视觉呈现,容易忽略声音的作用,从而导致一段时间以来配音、台词未能受到从业者的足够重视,部分演员台词功底不足,优秀配音演员数量较少。而《声临其境》将幕后的配音生产环节推到台前,通过配音表演来呈现演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尤其是第三季,创作者在延续之前的创作初衷基础上,挖掘具有专业实力的新鲜面孔,营造出耳目一新的舞台效果。比如,曾经唱着《酸酸甜甜就是我》的张含韵竟然能演绎操着东北口音的马冬梅,还原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倔强声音;从音色音调到声音状态,从表情控制到肢体动作,韩雪、贾乃亮合配的《都挺好》,在不同情绪的无缝转变中感染着观众。除了表演者的天资,节目更注重表现他们的后天努力。贾乃亮趁着半夜声带疲惫的时候寻找嗓音沙哑的感觉;秦俊杰往嘴里塞纸,模仿脸被打肿了的太乙真人;刘琳登场前酝酿情绪,由于精神过于投入,差点误伤前来探班的胡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内容让人们了解“什么是好的声音表演”“怎样才能带来好的表演”,帮助大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也对提高影视行业的专业水平发挥积极作用。
在呈现声音魅力的基础上,如何打破专业圈层,让更多观众看得有意思?《声临其境》第三季给出的答案是融入竞技元素和互动环节。编导们深入分析受众喜好,增加四位首席声嘉宾与神秘声嘉宾互选组队的环节;开辟“声音大秀”,选取《霸王别姬》等传播度较高的对手戏片段由组队合作配音;增加人设配音、即兴表演等趣味考核内容,将“天天小朋友”等热门短视频纳入配音素材;开启“云录制”+“云配音”模式,通过多地网络连线、异屏连麦等创新形式带来新鲜的配音组合,同时让“星素结合”的配音互动内容得到更多展示机会。在这些新鲜看点和升级玩法中,节目实现了观众参与性的大幅度提升。当然,观照社会大众的现实需求,不仅要满足他们的娱乐需求,更应在特殊时期抚慰他们的心灵,给他们带来前行的动力。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声临其境》第三季推出特别节目“声临千万家”,让“宅”在家中容易焦虑忧心的观众通过感受声音之美,凝聚齐心之力。来自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张筱悠为《武汉加油》公益短片英文配音,稚嫩的声音传递出坚定的力量;来自甘肃金昌的路小溪模仿火车、地铁、公交、飞机等交通工具上的提示广播,给返程复工潮中的人们带来温馨的防疫指引;淮秀帮成员创意配音经典作品,宣传防疫知识;何冰朗读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写给妻子的信,纸短情长,字字深情。这些让观众热泪盈眶的正能量内容搭乘声音之翼,向一线的奋斗者致敬,凝聚起全国人民的战“疫”决心。
在变局中突破,在挑战中创新,《声临其境》第三季谋求专业性和趣味性的平衡,将思想层面的创新理念落到了阵容、赛制、形式的实处。通过多元化的风格和更具互动感的表达,节目让行业乃至社会大众重新审视声音在表演艺术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这个角度看,它不仅是一场荧屏上的视听盛宴,更是一个对万千观众声音审美普及提升的生动课堂。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01日 15版)
[ 责编:张倩 ]